|
当前位置:写意生活 > 温馨家居 > 房产指南 > 文章内容 |
 |
商品房 处理纠纷依据是合同
|
有读者问,我家在进行阶段验收时与施工队出现了摩擦,结果影响了后期的施工。据笔者统计,家庭装修施工过程中,装饰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出现纠纷的概率非常高。那为什么在施工当中消费者与装饰公司之间发生纠纷的概率如此之高?发生纠纷以后又应该怎样做才有可能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呢?
消费者与施工方纠纷因何出现
进入施工阶段以后,消费者与施工方出现纠纷的大多数原因是由于双方对施工项目的理解不一致造成的。还有一些原因是因为消费者频繁地对施工项目进行变更,但是又不增加本应增加的施工费用。而且由于语言沟通困难(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来自南方,北京人对他们的语言往往听不懂),施工人员彼此使用家乡话在对工程进行评论时又容易和消费者之间造成误会,结果造成了更多的沟通障碍。有些消费者在自己家的施工工地看到一些问题往往压不住火,直接和施工队的施工人员发生冲突,其实消费者在难以理解施工队人员对工程的表达时,应该通过装饰公司的设计师来沟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消费者应该把装饰公司的设计师、管理人员和施工队视为一个整体,而不应该分兵作战,反复地和设计师、监理人员和施工队分别打交道。即使对方认为可以这样,也应该要求对方出具一份授权书给施工的负责人,这样自己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一点上,不用和每一个人兜圈子,产生被踢皮球的感觉。
出问题后双方采取的错误策略
在家庭装修施工过程中有的时候出现对施工项目的不同的理解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时候由此产生纠纷也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我们看到,由于合同双方对出现纠纷采取的不同策略,往往会使纠纷越来越严重。笔者把一些被曝光或者付诸法律的家庭装修纠纷事件的原因归纳为两条:
1、出现纠纷以后,一些装饰公司采取拖的策略。由于一些消费者心里往往潜意识存在着息事宁人的心态。所以,某些不太负责任的装饰公司就希望用拖的办法把消费者拖疲了,拖烦了,拖到最后没办法,就希望不管用什么办法赶紧完事。所以,这种心态往往助长了一些装饰公司投机心理的膨胀。
2、某些消费者学习了一些消法条款以后,威逼装饰公司。对于消费者这一方来说,也有一些人在出现某些问题之后,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希望乘此机会敲装饰公司一把。所以,往往使用“如果你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就找媒体给你曝光”等威胁的手段。因为他们知道装饰公司的确很怕被媒体曝光,如果赶上这样一次,可能装饰公司很长时间翻不过身来。但是,除了一部分装饰公司最后的确也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办法,满足了那部分人的不合理要求以外,也同样出现过因一些消费者采用上述办法,最后装饰公司出现过激行为的事件。
最后告诉大家,家装合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纠纷以后,合同双方首先应该从合同的角度来处理解决纠纷,而不应该存在占小便宜的心理或者捞一把的心理。作为装饰公司一方,对于消费者的一些要求,即使超出合同以外的要求,只要不是真的太过分,还是应该尽可能的来满足。因为不管是谁,装修一次都不容易,装饰公司应该尽可能的体会消费者的心理。 |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
相关链接:
·二手房按揭贷款七步骤
|
|
 |
|